TEL:15195455103

Java培训 > 中博头条 >

业内大牛怎样看待IT培训行业

作者:南京java培训    来源:南京北大青鸟    发布时间:2019-08-16 11:22    浏览量:170

那些做程序员的人其实在他们入行的第一天一切就在冥冥之中注定了

关于这个题目,很久之前就想认真的走一波心。

  我是哈尔滨工程大学07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后,我在体制内做了三年的通信工程师,而我的大学同学,目前98%以上还都在行业内,深圳有一票人,杭州有一票人,北京承包了后一票人。所以说,这些年来虽然我早已转行,但本质上我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个行业。

  写这篇文章,目的很简单,就是写出入行近十年间,我看到的行业现实。

  首先说行业前景。

  了解哈工程的人都知道,这座学校有着抹不平的军工基因,所以王牌专业就是江湖上说的“三海一核”,但我入学那几年前后,通信和计算机专业的录取分数却丝毫不输那些王牌专业,其实这没有别的解释,就是行业前景太光明。说朝阳产业都是克制,在我眼里,这些年的IT行业,说是烈日骄阳一点都不过分。

  读书的时候两耳不闻,等到大学毕业前找工作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这个行业的疯狂,华为中兴索尼腾讯阿里,还有各种体制内的大研究所,轮番到学校进行宣讲,谈到薪酬,一般都是其他专业的1.5倍,而且很魔幻的事情是,这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大有捡萝卜的意思,经常是一个班有一半的人都被一家企业捡走了。

  但你们要知道,彼时是2011年,微信才刚刚上线,诺基亚还如日中天,不可方物的IPhone4才上市不久,出差住酒店还要有线上网,移动互联网这波大浪潮还潜伏在大洋的那一边。

  之后这八年发生了什么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新概念、新平台、新产品和新模式层出不穷,大数据、云计算、AI、区块链眼花缭乱,劈头盖脸的打向我们这一代网络的移民,而IT行业丝毫不见势衰,劈头盖脸的给了每一个曾经看轻它的人,一溜的耳光电炮组合拳。

  这么说吧,时代和行业的红利必将迁徙到个人身上。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IT行业是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成建制的完成一个群体阶级突破的行业。

  一个功夫过硬的软件工程师,完全可以在只做基层工作从不涉足管理的前提下,成为中产阶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高校中通信和软件专业的持续火爆,以及IT培训行业的井喷式发展,也从一个侧面,极其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

  热热乎乎是聊了这么多,我想问一个真正触及人心底的问题:

  行业的红利是否会被每一个从业者或者潜在从业者共享?

北大青鸟软件学校

不忙着说结论,先讲两个故事。

  2011年毕业后,我顺利进入一家国企做了一名通信工程师,身边的同事基本上都是顶级211和985毕业的,哈工程在其中只能算是垫底。在那儿我拿着足够让爸妈和老街坊老同事吹牛逼的薪水,待了三年时间。

  三年后,我转行并且放弃了天津户口来到了北京,在那之后数年里,在我敦促和感召下,我的很多老同事也纷纷跳槽离开了体制,但来到自由市场他们发现了这样一个尴尬的事实:

  体制内的工作相当于圈养,甭管你是天大南开,还是北邮西电来的天之骄子,被温水煮了三年发现自己骨头都酥了,专业上和同期毕业,去了海思小米酷派的同学,已经落后了两个身位。

  这种情况真的是相当尴尬,进了一家新公司,面试时一切还好,学历牛逼,履历也漂亮(不知为何,很多互联网公司特别认有军工背景的人),但工作落到手上,一切都变了样。

  用行话说,就是拿不起来。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两种情况,有些人撞了南墙,一扭头又钻回体制内了。

  而我的有些朋友天生骨头硬,说既然出来了,妈的就再不回去了。

  我的老同事云峰,和我共事三年,在我离开后一年跳槽来到北京。那时他家里出了变故,又恰逢孩子出生,家庭财政上的大窟窿让他处处捉襟见肘,他走出体制的理由并不高大上,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当他在新工作中屡屡碰壁,这个成电的硕士生再没有往日里天之骄子的荣耀感觉,整个家庭都扛在他身上,他没有退路,甚至连回头张望的资格都没有。

  万般无奈下,他选择了找一些在IT程回炉重造。

  那个时候他独自一人在西二旗一间8平米不到的小屋,太太一人留守天津,因为无暇照顾,孩子被送回了唐山老家。他在只有1M带宽的网络里,每天下班后都在狭小的住所学习。

  几年后的现在,他年薪超过40万,家里的重担已经平息,孩子接回天津和他太太一起,他周末回到天津一家团聚,有时候我俩在北京吃饭,聊天的时候他总会告诉我:能够拥有现在的生活,他已经不敢再有奢望,而他自己也弄不清,到底应该感谢当年自己的紧咬牙关,还是应该感谢那些陪伴他多少个深夜的在线课程。

  这样的时候我总是格外沉默,因为我想起了那些依然在愁云冷雾中浮浮沉沉的那些朋友,“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的恶心之处在于太轻佻,没有人知道自己是不是金子,而即便你骨头够硬,即便你就是那块金子,你也有可能被蒙尘一生。

好了我们讲第二个故事。

  2014年我转行来北京,投身到一家做直播的创业公司,这个段落或许很多朋友都知道了,接下来我想讲一讲我们公司里的年轻人。

  小潘是一名前端,那年23岁,江西人,性格耿直情商极低,很像我们对这个行业的人刻板印象。他本来是个文科生,学的是对外汉语之类的专业,毕业后和女朋友一道来了北京,蜗居通州。

  面试了一圈发现所有工作中,似乎只有送外卖和房地产中介薪水看起来没有那么微薄,小潘作为一个文科生,一怒之下选择要做程序员。理由巨朴素,俩字:

  钱多。

  因为后来由于他工作业绩格外突出,并且一个人保守估计得干3个人的活儿,所以老板看到他总是喜笑颜开,还总给他涨工资,生怕这个大宝贝儿跑了。

  赚得多是真的,不过累也是真的。

  有一次项目刚刚交付,大家都难得早下班,他却不走,伏在案头钻研教材,我问他:

  你为什么一定要去培训机构,我看以你的勤奋和拧巴,自学也必不能杀出重围吧。

  小潘给我打了比方:

  “这种事儿就像是健身,你说自己在家健身能不能练出一身腱子肉,肯定可以。但是你看哪个人是在家里健身成功的?基本上都是健身房,一是有标准器材,而是有氛围,三是可以请私教,有科学方法。”

  其实商业培训机构说到头就是解决的这几个问题。我在培训班上课,一来有固定课程,我能不用自己琢磨就知道应该学什么;二是在培训机构中其实有很多和我一样,迫切的想要改变生活现状的同学,这种感觉就像是几个人结伴走夜路,相互在一块就是个安慰,大家伙一起很容易就能走到天亮。

  对于没有成功的学员,不是说明培训机构出了问题,而是由于很多学生压根就没这个命,天天上课的时候打瞌睡放屁,有时候还磨牙。下了课眼睛比狼都亮,天天包宿打游戏看毛片儿。这样的事儿我瞧在眼里,心里想的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变成他们的样子。

  那天走之前,小潘后和我说,“我们一个班的学员有个微信群,我们结业后依然会有些联络,和我同期的学员中,虽然大部分都进入了互联网的行业,真正能直接干开发岗的不多,这样一来收入就会少很多,你也知道我就是为了收入高而选择的这个行业,现在的工作虽然忙的要死,但是我已经很满意了。”

  故事都讲完了。

  有的时候我会想,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平台的价值的体现,应该放在一个怎样的语境里去分析。

  比如说小潘所在的培训班,他们虽然都是大学的学历,但是他们却有着共同的特点:自控力和进阶意识都非常薄弱。他们需要一个培训机构和一个课堂的氛围来教会他们如何静下心来学习和精进。这些年轻人就像是一粒粒稻米,被社会和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心气儿只要差一点点,等待他们的就只有灰头土脸的失败,并不是说终成为了一个房产中介或者外卖小哥有什么不好,只是这的确不是他们初想成为的样子吧。

  所以,如果我们要评价培训行业的价值时,似乎并不能以其中的失败者做比,而是要以那些越过龙门,完成了阶级突破的人作为评价标准。

  我们要承认一个现实是,在很多新锐或者巨头互联网公司中,人才筛选上依然以985或者211做为标准,因为这样的公司更在意的是人才的潜力和梯队建设,所以一个原生的牛X学历背景是非常必要的。

  但在北京,依然存在着大量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它们对于未来的期许并没有那么长远,一名程序员只要能独立承担起一面的工作,就能在这里获取一席之地。

  从这个意义上,那些从培训机构走出来的年轻人,这里才是他们真正的用武之地。虽然看起来远远没有那些逆袭故事中来的酣畅淋漓,但这已经是足够乐观的结果了,在这些靠吃苦就可能出人头地的公司,这些年轻人们才可以获得一丝喘息的机会,同时相比于其他人,一份体面的收入才是他们能够达成的直接愿望了。

  后回到这个问题上。

  如果你们问我,IT培训机构走出来的学员他们未来的前景怎么样,我想说,相比于那些从985高校走出来的毕业生,他们的未来之路的确是崎岖且如履薄冰的,他们中只有区区一些佼佼者才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里,拥有和名校毕业生交手的机会。而其余的大部分人只能在庞大的社会分工体系下,默默耕耘自己的事业,在平凡生活实现自己小小的英雄梦想。

  但也正是这些愿意为自己的未来殚精竭虑的年轻人们,他们守着旧心酸,望着远方的新生活,多年后他们才将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可以说。

  后的后。

  IT行业是这样一锅红油滚汤,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安然下咽。无论培训机构如何如何,它都不是你们投机的阵地,它不是万能的。

  我们的过去已经成为既定事实,而现在你们在这里,多了一次重新开始机会。

  仅此而已,望珍重前程。


本文内容、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5326094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投稿联系管理员开通!)

© CopyRight njjava.com      苏ICP备14052071号

抢试听名额

名额仅剩66名

教育改变生活

WE CHANGE LIVES